摘要:
全站仪精密三维变形监测软件 系统的详细内容请参阅郑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相对变形测量工程实践与研究》一书的"第一篇 全站仪精密三维相对变形测量"(注:本书现有库存,有需要者可 联系 购买)。
本软件的精密沉降变形监测部分为国家发明专利《全站仪精密沉降变形监测方法》(专利号:2011100906101)的软件实现。更多专利信息请查看专利信息页面。
由于软件的智能化,使得软件的使用很简单。把当次的全站仪原始观测数据文件输入(提交)给该软件系统,立即自动生成当次监测分析报告和包括当次的历次监测报告,图文并茂,并报告当次监测到的位移发生的情况,如是否位移发生或继续发生或位移发生的严重程度等,也给出建议。了解更多智能化软件的特点。
本软件分两大部分:
- 当次和历次位移监测系统,这是动态的,只需要提交外业全站仪观测监测数据文件,本系统将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操作只包括两个命令:"观测数据录入"和"一键完成工作"。即,提交全站仪监测数据文件,然后点击"一键完成工作",当次变形监测报告和包括当次的历次监测报告立即自动生成展现在电脑屏幕上,监测工作人员只需要向有关管理者和领导提交这两个报告,本次的监测工作就圆满完成了。了解更多智能化测绘软件的功能。
- 静态分析系统。包括两个总入口命令:"垂直变形分析"和"平面变形分析"。也就是说,在上述两个当次动态监测报告生成以后,本软件系统还给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这两个命令以便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变形分析功能,以充分掌握变形体的变化情况。相关控制网处理方案。
附:实施要点
监测工作开始前,请根据主界面上的"选项"建立初始观测数据。了解更多数据文件格式要求。
实施方法概述:
- 选择设站点:设站点要选在监测期间稳定的地面上,两个近距离后视点也同样选在监测期间稳定不变的地方。设站点可以采用虚拟观测墩技术,也可以不采用虚拟观测墩技术,而采用常规方法。如果无法建立观测墩或不建立观测墩,虚拟观测墩技术是"精密"监测的可靠保证之一。设站点在监测期间不可随意变动。它同样是"精密"监测的可靠保证之一。相关全站仪测量知识。
- 选择后视点:本方法采用近距离后视点,其后视点到设站点的距离在3米以上20米为宜。距离太近可能观测不方便,距离太远影响到的位移精度需要考虑。后视点在监测期间不可随意变动。它是"精密"监测的另一个可靠保证之一。了解更多控制网平差技术。
- 确定变形监测点:变形监测点到设站点的距离一般在150米以内为宜,但也不要小于5米,距离太近可能观测不方便,距离太远位移精度需要考虑。相关测量范例。
- 确定控制点的坐标高程和变形点的坐标高程初始值。了解更多坐标转换知识。
- 日常变形监测的外业观测和数据处理:每次监测都有两个自动生成的监测报告。相关软件演示。
上述关于距离只是建议值,具体应根据工程的需要依据技术设计书用中误差进行精度控制。只要满足中误差的要求,距离可以尽可能的远。也就是说:理论上,观测距离没有限制,但需要根据具体监测项目的精度要求确定最远观测距离。了解更多水准测量知识。